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
关于组织开展省高等教育“十三五”人才培养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
作者:|发布时间:2019-11-15

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高等教育“十三五”人才培养项目立项建设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19〕316号),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高等教育“十三五” 人才培养项目立项建设工作。经研究决定,学校现组织开展相关三类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一)申报范围

   项目申报面向已立项的12个教学成果奖培育建设点。

   (二)项目要求

   项目要聚焦教学,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为积累和培育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做好准备。项目主持人须名实相符、确实承担主体任务。项目主持人仅限一人,参与人一般不同时参与2个以上同级项目。已获得或列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的不再重复申报;凡有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未通过结题验收的主持人不得申报。研究周期为两年,时间从发文立项时算起。

   (三)申报立项程序

   1.各二级学院组织教师申报,向教务处推荐;

   2.学校组织评审,校内公示后按照推荐名额向省教育厅推荐(我校分配名额为10项);

   3.省教育厅备案同意后,正式发文立项。

   (四)材料报送

   申报教师填写《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见附件1)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项目学校申报汇总表》(见附件2)交至各二级学院教务科,教务科于2019年11月29日前统一报送至教务处慎玲老师处,电子稿发送至慎玲老师OA邮箱。


   二、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一)建设目标

   通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高校与用人单位建立更加紧密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二)项目类型

   此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高校主导,企业参与,育人为本”为宗旨,高校要加强组织和宣传,对接好企业,以育人为首要目标。此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主要包括:

   1.“四新”建设项目。此项目主要面向高校,由企业或行业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高校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研究与实践,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人才需求,鼓励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可推广的“四新”建设改革成果。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此项目面向高校有关专业和教师,由企业提供经费、师资、技术、平台等方面的支持,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通过课程、系列课程及教材的建设,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课程、教材资源并推广应用。

   3.师资培训项目。此项目主要面向青年教师,由企业组织教师开展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4.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此项目主要面向高校,由企业提供师资、软硬件条件、投资基金等,支持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5.其他类别。

   (三)企业参与基本条件

   1.企业有志于同高校进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2.企业具有行业内先进的知识、产品、技术和研发体系,能够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3.企业成立2年以上,在所属行业及领域业务稳定,并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原则上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

   4.企业提供专项资金,资助高校开展协同育人,其中新工科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支持资金不少于3万元/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师资培训和其他类别项目支持资金不少于1万元/项。

   (四)申报立项程序

   1.各二级学院组织教师申报,向教务处推荐;

   2.学校组织评审,校内公示后按照推荐名额向省教育厅推荐(我校分配名额为3项);

   3.省教育厅备案同意后,正式发文立项。

   (五)材料报送

   申报教师填写《浙江省“十三五”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见附件3)和《浙江省“十三五”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4)交至各二级学院教务科,教务科于2019年11月29日前统一报送至教务处慎玲老师处,电子稿发送至慎玲老师OA邮箱。

  

  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一)建设目标和内容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项目深度融合、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建设完整的实验教学项目体系,以高质量实验教学助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助力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实施。

   实验教学项目作为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的基本单元,其建设水平直接决定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准确适宜的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先进可靠的实验研发技术、稳定安全的开放运行模式、敬业专业的实验教学队伍、持续改进的实验评价体系和显著示范的实验教学效果。

(二)项目实施

   1.时间和方式。采取先建设应用、后评价认定、持续监测评估的方式,按建设规划分年度遴选确定。每年10—11月组织高校按名额推荐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名单,12月底前公布立项,并于次年择优向教育部推荐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2.范围和数量。按照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范围进行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分类,共60个类别(见附件5)。各专业相应的课程实验教学项目须达到一次实验不少于2课时、10个操作步骤以上的基本要求。

   全省计划立项1000项左右(含浙江大学单列200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各高校严格按照《浙江省“十三五”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推荐名额分配表》(见附件6)限额推荐。各校名额数主要按照因素法进行分配,综合考虑在校生规模、专业布局、“双一流”及重点建设高校、服务重点产业能力与水平、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情况等因素确定。

(三)材料报送

   2017—2019年度,各校向省教育厅推荐参加教育部遴选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无需重复申报,将被认定为浙江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除此而外,各高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特色和实验室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按限定指标申报。为优化全省项目类型学科布局,学校申报的备案类实验项目类别若重复布点过多,省教育厅将与申报学校协商作适当调整。

请各项目负责人按要求填写《浙江省“十三五”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申报表》(见附件7)和年度《2019年浙江省高校推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汇总表》(见附件8)的电子版word1份,务必于2019年12月6日前将电子版的申报材料(命名格式如下:学校名称—项目名称.rar)发至叶丽君OA邮箱

  

  

  

附件: 1.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

    2.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项目学校申报汇总表

    3. 浙江省“十三五”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

    4. 浙江省“十三五”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汇总表

    5.浙江省“十三五”期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分类表

     6.浙江省“十三五”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推荐名额分配表

    7.浙江省“十三五”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表

    8.2019年浙江省高校推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汇总表

  

  

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督导与评估中心

                         2019年11月15日


附件1-8.zip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电话:Email: 丽水学院教务处版权所有制作维护